余姚师多馆吴下余姚:地名。下:北为上,南为下,春初即到,腊尽方归,本土风景、(怎么用顿号?搞不懂)反认不真。
偶见柳丝可爱,向主人乞一枝,寄归种之。主人曰:“此贱种,是处皆有,贵处宁独无耶?”师曰:“敝地是无叶的。”
翻译:余姚的老师大多在南方的吴地开馆教书,初春已到,寒冬腊月过完刚刚归春,家乡的风景,反而想不出来(模糊)了。
偶尔看见柳树的枝条可爱,就向主人要一枝,打算寄回去种。主人说:“这是很贱(因为贱,所以健——生命力强)的树种,到处都有,
您的家乡难道会没有吗?”那老师说:“我的家乡是没有绿叶子的。”
感:这怎么也成了寓言了啊?还是选自《笑府》,这有什么可笑的吗?搞不懂!也许是我没有幽默感会不到作者的意吧。
二○○五年一月十二日晚
甲曰:“家下有鼓一面,每击之,声闻百里。”乙曰:“家下有牛一只,江南吃水,头直靠江北。”甲摇头曰:“
那有此牛?”乙曰:“不是这只牛,怎漫(大概是方言谐音吧,蒙)得这这一面鼓?”
翻译:甲说:“家里有一面鼓,每敲它,声音传到有一百里远。”乙说:“(我)家里有一只牛,(在)江南喝水,
头一直顶到江北。”甲摇头道:“那有这样的牛?”乙说:“不是这只牛,怎么蒙得这一面鼓?”
感:正好今天儿子的作业有一篇古文,和上面这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。收录如下(作者不详):
孔文举年十岁,随父到洛。时李元礼有盛名,为司隶校尉。诣门者诣:到,皆隽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。文举至门,谓吏曰:
“我是李府君亲。”既通,前坐。元礼问曰:“君与仆有何亲?”对曰:“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,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
也奕世:世代。”元礼主宾莫不奇之。太中大夫陈韪后至韪:读音wěi,人以其语语之。韪曰:“小时了了了了:聪明伶俐,明白事理,
大未必佳。”文举曰:“想君小时,必当了了。”韪大惭。
翻译:孔文举年龄十岁,跟着父亲到洛阳。当时李元礼名声很大,当司隶校尉。到(他)门下的人,都是才智过人很有清誉
的人和中表亲戚才互相来往。文举到他门房,对门人说:“我是李府主人的世亲。”门人就通传了,到里面就坐。元礼问道:“你和我
有什么亲?”回答道:“从前我的祖先孔子和您的祖先伯阳都是受人尊敬的老师,这样我和您是世代的交好啊。”元礼家的主人和宾客
没有不认为他很神奇的。太中大夫陈韪晚到,别人将文举的话告诉他。陈韪说:“小时候聪明伶俐,长大未必有出息。”文举说:“想
来您小时候,必定是聪明伶俐的。”陈韪非常羞惭。
呵呵!这都是顺着对方的话说,而至对方于无法自圆其说的境地。挺好玩的!
二○○五年一月十三日晚
凤凰寿,百鸟相贺。惟蝙蝠不至。凤责之曰:“汝居吾下,何倨傲不至?”蝙曰:“我有足,属于兽,贺汝何用?”一日,
麒麟生诞,蝙亦不至。麟责之,蝙曰:“吾有翼,属于禽,何以贺与?”
麟凤相会,语及蝙蝠事,互相慨叹曰:“如今世上恶薄,偏生此不禽兽之徒,真个无奈他何!”
翻译:凤凰做寿,百鸟前来相贺。惟独蝙蝠不到。凤凰责怪它道:“你的地位在我以下,为什么倨傲不来贺寿?”蝙蝠说:
“我有脚(鸟没有脚吗?奇怪!),属于兽类,贺你有什么用?”一天,麒麟的生日,蝙蝠也不到。麒麟责问它,蝙蝠说:“我有翅膀,
属于禽类,为什么要恭贺啊?”
麒麟和凤凰相会,谈及蝙蝠的事,互相慨叹道:“如今的世道可恶而薄义,偏要生这不禽不兽之辈,真是拿它无可奈何啊!”
感:记得什么地方看过这个故事的,想不起来在什么地方了。不会是前面古人有这个故事吧?应该不会。
这凤凰和麒麟也是不对啊!身为禽兽之首,也不做个好榜样,借生日敛财,别鸟(兽)没去奉承,还理直气壮地去责问它。
难怪人们骂贪官总是说他们禽兽不如呢。
呵呵!我这是借题发挥的歪批这故事啦,学生看了可别当真哦。其实这故事的原意是想告诉我们,要逃避总是找得到借口的。
二○○五年一月十四日晚
|